镁信健康:如何一步步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时间:2021-08-19 17:09:24  阅读:304897+
如果说2020是互联网卖药的高潮年,那么2021注定是健康险的节点年。谁也没料到,8月上旬,一波融资潮会来的那么浓烈。8月3日,圆心科技官宣获得超15亿元的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Springhill、B Capital Group、易方达等机构。8月6
图片1.png

如果说2020是互联网卖药的高潮年,那么2021注定是健康险的节点年。

谁也没料到,8月上旬,一波融资潮会来的那么浓烈。 

8月3日,圆心科技官宣获得超15亿元的F轮融资,投资方包括红杉中国、Springhill、B Capital Group、易方达等机构。 

8月6日,思派健康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说明书,拟主板挂牌上市,摩根士丹利、中金公司和海通国际担任联席保荐人。

8月10日,镁信健康宣布获得博裕投资、礼来亚洲基金等机构的超20亿元融资,这距离其上一轮融资仅时隔2月。

三小新锐巨头「圆心科技」、「思派健康」、「镁信健康」,联手贡献了医疗圈的半壁融资额,准独角兽们的气质也开始锋芒毕露。

未来,也许会殊途同归,也许会各领风骚,谁能胜出还不能确认,但这一现象级确实值得关注。 

良医财经将从资本层、业务层、基因层,三个层面带来深度解读,一家创新型医疗服务公司,该如何稳定底盘,如何创造行业价值,如何差异化竞争,如何跑赢资本大盘,如何赢得未来复利。

良医财经「产业观察」第30篇。

主笔/ 阿布

内容架构师/ 丹丹

出品/ 良医财经

 

01

资本层:三小巨头「拿钱策略」完全不同
VC偏稳健项目,项目偏持久VC

医疗行业投融资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火热,到了2020年更是冲到了新的高峰。

《2020年我国医疗健康行业投融资报告》显示,2020年医疗健康赛道共发生投融资事件1120起,披露总金额达到245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3%,其中融资金额超过十亿的项目共60个。 

即使在融资盛况之下,「圆心科技」、「思派健康」、「镁信健康」三大明星项目还是耀眼夺目,因为都是资本连环投的香饽饽。

自成立起,圆心医疗累计进行了8轮融资,累计超过60亿元,股东包括腾讯、红杉中国、川又网络、融昌资产、星界资本、启明创投、滢策资本、中信证券等。 

思派健康从2016年开始,也进行了7轮融资,金额超过了30亿元。与圆心巧合的是,腾讯也是思派的投资方之一,包括IDG、平安创投、双湖资本、五源资本、斯道资本都对其进行了投资。

相比于前两家,镁信的成立时间更短,但更是成为无数资本的宠儿,每一轮都被扎堆抢投,从2017年开始,镁信进行了5轮融资。

首轮融资,除了老东家上药云健康的投资外,远毅、斯道资本也进行了投资;一年后,博远、赛富投资对其进行了A轮投资;2020年,镁信获得了再保巨头中再资本的青睐,开始加速保险创业业务。 

今年半年,镁信先后完成了两轮融资,包括蚂蚁金服这样金融巨头和专注于医疗领域投资上海生物医药基金此外,业内一众一线投资机构也纷纷下注,如创新工场、华兴新经济基金、北极光创投。 

在8月刚完成的新一轮融资中,还出现了博裕、礼来亚洲基金、GIC新坡政府投资公司的身影。 

创业和资本是一对孪生兄弟。在跑马圈地的市场阶段,拥有更多资本助力企业,有机会跑的更快,构建的壁垒更高,最终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手。

这里面有几个有趣的点,良医财经为大家一一拆解。

  • VC越来越偏向于稳健型项目

稳健型项目的标志有三个:其一,一定时期内是否具有资本增值的空间;其二,可以接受短期亏损,但是要尽量少亏损的同时,有未来盈利的可能性;其三,能够在某些环节真正创造价值,而不是堆砌概念。

  • 项目越来越偏向于持久型VC 

不同的项目,对资本的偏向性也不同,考虑到上市是明星项目的必然选择,二级市场的稳定性成为一级市场选择的关键因素。

这里有两个截然相反的例子,一是医渡云的投资方是加拿大退休计划投资基金、中国东方集团,都是股价的稳定基石;但水滴背后并没有。水滴模式不被看好后,舆论导致股价断崖式下跌。 

  • 业务协同价值>融资金钱价值 

可以看到,三小巨头对VC的吸引力都很强,明星项目融钱不是问题,关键是拿谁的钱?为什么拿它的钱? 

圆心和思派相对偏爱互联网类的VC,以融资带动业务快速推进发展;镁信则更偏爱战略投资,和其业务形成协同价值。

比如,上药是国内最大的进口药品代理商,中再是国内最大的再保险集团,保险与医药行业两大国企战略股东的背景,也成为镁信的独家优势之一。

到了融资10亿这个级别,业务协同要比现金本身有价值的多。

图片 

02

业务层: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各有未来
在赛道中与自己奔跑

整个行业概念层出,各家都在提“医、药、患、检、险”,但各有不同的基因、不同的发展轨迹、不同的业务模型。 

看起来都很像,实际上各有所长,又各有短。 

  • 圆心:以院边药房链接连接医患 

2014年前后,正值“互联网+一切”的风口来临,圆心也就成立在这一时期。当时,圆心的创始人何涛对互联网医疗行业有两大判断: 

其一、从医药电商来看,实现线上药物交付的两大关键基础建设没有完成——处方电子化和医保支付,这决定了医药电商只能以OTC为主,无法区隔于普通电商标品,趋向于流量生意,但流量成本又过高;

其二、从互联网诊疗来看,这一细分领域虽然非常火爆,也涌现出了很多企业,但在那个时点更集中在轻问诊上,从轻问诊到处方、再到分诊、导诊转化率极低,互联网诊疗更多体现的是一种广告价值。 

正是基于这两大判断,圆心的初衷就是讲医患链接,“要把医生和患者连接起来,直到现在也仍然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如何让医生的供给对应患者的需求变得更加有效率,我觉得这是医疗服务的本质。”何涛说道。 

此后,医改政策逐渐渗透,圆心也顺着医改的大趋势,锁定处方药院外市场——处方药服务成为了圆心连接医患的关键环节。

这种逻辑和基因,让圆心的核心始终围绕着医患,链接方式就是院边药房等。在此后的发展中,圆心通过“圆心惠保”TPA服务,连接医生端、患者端、药品端、保险端,打造“医-患-药-险”服务闭环。 

目前,圆心尚未公布自己的盈利情况,但从业务模式看,医药的销售还是圆心的重点。

在上游层面,多为战略合作,还没有实际的落地案例;其医生端妙手医生,也在完善患者服务链路,缺少按病种区分的服务触点;当然,也在积极抢保险公司部分业务。

  • 思派:肿瘤起家的卖药人

相比于圆心用药链接医患的定位,思派的出身则更传统。思派健康是一家从肿瘤起家的项目。用官网的话说就是“临床试验管理组织和特药管理网络”。

招股书显示,思派健康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分别为医生研究解决方案(PRS)、药品福利管理(PBM)以及供应商与支付解决方案(PPS)。其中,PBM业务是指特药药房和以患者为中心的增值药师服务。

但按收入构成来看,自2019年开始,PBM业务的收入占比则远超PRS业务,主要源于销售处方药与医药产品所得。在思派的总营收中来自PBM的收入正在逐年上升,由2018年54408千元增至2021年三月的705048千元,其占比从40.9%增加到了92.1%,占比逐渐增大,至2020年超过了90%,为思派的主要收入。 

也就是说,目前,思派的盈利核心还是卖药。但是卖药尚未为思派赚钱,从2018年至今年第一季度,思派健康税前亏损达34.09亿元。

根本原因还在于,药房竞争过于激烈,各种新旧势力都意识到,这是一块兵家必争之地,包括上药,国药,华润等当前都狼性十足。

  • 镁信健康:以创新医疗支付为发力点 

镁信健康以创新医疗支付为发力点,优化和提升产业价值链,与生态中各利益攸关方建立多赢合作方式。

但是同赛道内,镁信健康和同行,有非常大的差异化,比如:

1. 药康付患者服务平台:针对全球新药品、新疗法、新器械,惠及超过数百万的肿瘤、慢性病和罕见病患者,提升患者及其家人的医疗健康服务体验,降低患者医疗支付压力。

2. 多层次、创新类保险产品:依据不同生命历程阶段不同的健康保障需求,从健康人群到已病人群,镁信健康提供以商业健康险及普惠险为核心的多方面、多层次的健康保障解决方案。

镁信从一出发开始,就直接面对药企和商保,一条最难但是最刚需的路。

具体的路径是,从商保入手,将自费患者的需求聚合,再通过打通医疗关系链的上下游,进而帮助患者以更低成本且更便捷的方式享受到前沿的药品或医疗服务。 

也就是说,镁信的思路与大多数平台是倒置的,从后(支付)向前移(患者用药)。 

回到当前,在整个中国医疗支付产业市场份额中,医保支付占50%左右的费用,剩下的50%绝大部分是老百姓自费,商业保险仅占很小的一部分。

中国医疗健康支出到2025年将超过10万亿的规模,仅去年整个中国医保收支规模的增速就下降了1% - 2%。商保,是最快的结局路径,这也是互联网医疗平台都入局保险的根本原因。 

从2020年开始,无论是渠道创新方向,健康险产品的营销和销售,还是产品创新方向,针对医疗支付中的一些空缺,设计创新的保险产品形态,都开始有越来越多的玩家切入。 

镁信健康先后深度参与“苏惠保”、“西湖益联保”、“惠衢保”、“沪惠保”、“北京普惠健康险”等城市普惠型保险项目,覆盖北京、上海、杭州、宁波等40余座城市。

尤其是,今年有高达739万人参保,创下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首年参保人数新纪录的上海“沪惠保”,镁信健康就深度参与其中,不仅提供了产品设计和技术支持,更和上药控股一起提供了药品服务。

镁信打通了端与端,不仅链接了传统医疗服务、健康险、医疗信息化等行业的边界,还为药企、险企、医疗服务机构等打造了以患者为中心的数字化病程管理体系,提高了药品和优质医疗服务的可及性。

这对于患者、保司和药企三者而言都是有积极意义的,因为是多方获益的,所以又有可持续发展的价值。

从大盘来看,健康医疗产业玩家众多,圆心、思派、镁信都有自己的切入点,也都有各自的优势。未来,也许会殊途同归,也许会各领风骚,谁能胜出还不能确认。

好在市场足够大,能容纳多家巨型独角兽企业,所以,唯一的竞争对手是自己,在赛道中与自己赛跑,让自己更快更强更稳健。

图片 

03

良医财经的思考
2030年是创新型医疗产业的价值拐点

永远相信顶层设计。 

健康是国计民生的工程,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都离不开健康"。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要加速建成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推动支付方式改革和医药服务供给侧改革,明确到2030年要全面建成“以基本医疗保险为主体,医疗救助为托底,补充医疗保险、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共同发展的医疗保障制度体系”。

在政策顶层设计支持下,中国的就医、用药和支付路径加速优化,处方外流、在线诊疗、商业健康险等市场也相继进入快速增长道。

这是一条清晰可见的道路,到2030年,一定会出现整个医疗行业的价值拐点。

无论是圆心思派镁信,还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还是微医平安,还是水滴公司轻松集团,还是医渡云东软医疗,还是好大夫春雨医生,等等,希望每一家医疗公司,都在为这个集体使命,添砖加瓦奋力前行。

别都光想分蛋糕,而是先要一起把蛋糕做大,只有提供更好的产品、更好的技术、更好的服务、更好的创新,才能促进全行业的发展,才能让自己的平台不断壮大。 

正如张小栋所说,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创新,助力构建更有幸福感的未来社会。


相关阅读